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宁籍学子与本土企业“下午茶”联谊交流活动在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成功举办。会后,来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小郑兴奋地表示道:“这次活动不仅让他对家乡的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给他的大学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他将珍惜这次机会,努力提升自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据悉,这是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办的第五场次“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的主题活动,自建站以来,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积极谋篇布局、精准把舵定向,聚焦发展乡村产业大力引进人才、聚焦促进农民致富加强人才培育、聚焦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人才集聚、聚焦促进对口帮扶开展人才交流、聚焦提升保障能力优化人才服务,不断强化人才工作质效,成效日益凸显。
近年来,普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重要“抓手”,抓好“引、育、用”三个关键环节,全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引才聚智渠道
普宁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产业,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构成了该市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人才驿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本地企业与各大科研团队、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例如,借力揭阳市“扬帆计划”,推动本土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严玉蓉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高品质功能RPET短纤维及全生产过程碳排放分析及评价;协助本土龙头药企获得企业内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提质药企员工内部晋升渠道。
为进一步引才聚智,该市还自主开发了“普宁市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并制定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今年5月,普宁市委组织部联合普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印发<“普宁市银发人才库”建设方案>的通知》,如今,该市的“银发人才”也收录进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中。截至目前,该系统收录各类企业信息14019条,本土人才信息25234条,专家人才信息2235条,有效地掌握了人才的第一手动态。
聚焦促进农民增收,厚植培才育才沃土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依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点餐+派餐”“上挂+下派”等多种方式,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会场展厅。邀请驻站专家、资深教授和技术能手,为农民传授实用的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巧和电商营销方法,全方位、多层次提升乡土人才的综合技能,为他们打造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石。
2023年以来,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更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本土人才等发展需求,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联合10个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量身定制11个主题培训班次,内容涵盖《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花卉的包装设计与营销技巧》《八仙茶的品种培育、制茶工艺与销售方法》等,共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通信博士张峻恺等12位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和交流指导,吸引超560名学员前往交流学习。
自投入运营以来,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累计开展人才培训、政策宣讲、企业调研等各类人才活动265场次,参与人数17900人次,一支高素质的本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聚焦人才暖心服务,培优爱才留才生态
“我是研究生毕业的,回到普宁工作有什么补贴?”“同样的证明材料能否只交一份就能把申请办好?”“办理高层次人才补贴我需要跑几趟?”这是人才来办理高层次人才业务问到最多的问题。
为解决人才返普来普的急难愁盼,贯彻揭阳市委市政府“三个最”工作要求。2023年5月,普宁市在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设置人才政策宣传栏,同时将各类人才优惠政策整合汇聚一个窗口办理,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对高层次人才服务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截至今年8月底,普宁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共受理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1608人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资助申报116人次,骨干人才奖申报13人次,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申报143人次,产业人才能力提升激励申报13人次等。
当前,普宁市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聚焦工贸并举,一体推进工业立市、商贸富市、电商强市、迭代升级三大传统产业,谋篇布局新兴产业,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加迫切需要凝聚各类人才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继续加强上下联动,因地制宜,结合产业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育用留活动,汇聚乡村振兴各类人才,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凝聚人才智力。